過完在美國讀博班的第一學期,冬季假期間除了開始收集研究的資料與確立研究方向以外,因為美國瘋狂的選舉結果餘韻,思考了一些關於知識、筆記、與言論自由的問題。

網路化的筆記

去年看到詹雨安再次休學的文章,除了對他所說的加速人類知識發展速度願景印象深刻以外,也相當佩服能不被學歷所困的人,他的新產品是一個實踐 Zettelkasten 的工具,這幾天圍繞著這個想法思考了一番。

碩班時候我就在思考工具、介面、儲存裝置對工作術、知識管理的影響。那時候曾經嘗試用 Notion 來做個實驗室資源管理的工具,也用 Notion 來加速論文的撰寫。最近覺得 Notion 的載入速度太慢,因此把目光轉向了 obsidian 和 logseq,兩者都可以透過 backlink 來建立筆記間的連結。Zettlekasten 的關鍵在於連結到另一個有內容的實體,並且連結本身也有承載資訊。除了上述兩個軟體以外還有許多功能類似的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提供連結的功能在技術上不難,使用者真的建立起連結知識實體的習慣的神經迴路才是關鍵。Zettelkasten 最原本的實踐者 Niklas Luhmann 筆記的過程是實體的,使用者必須要手動去翻閱聯想卡片,拉長的操作過程會強迫使用者檢視、複習資訊,強化連結變成長期記憶。因此我的問題便是這些新工具的矛盾之處:工具的目的是會強迫使用者實踐完整的工作術,但是也可能因為加速而使使用者無法內化流程而不能達到加載進長期記憶的部分。

obsidian obsidian official website demo screenshot

因為表示對產品的興趣,我跟詹進行線上通話討論使用者對新工具的期待。我問了假設知識的建構本身就需要時間才能變成長期記憶,那麼到底該在哪個階段加速?不過他表示不會把重點放在實踐的方法,基本上相信還是這套連結系統夠強大。至於到底要怎樣引導使用者在摩擦力最低的情況下實踐筆記術,開發者也還在思索中,目前傾向施加使用限制來引導。而他們的新軟體與 Notion 相比,Notion 的問題在於根本上的階層式關係有權限繼承的問題,實踐 Zettelkasten 會有很多的不方便,最大的痛點還是在於 operational transforamtion 的本質造成同步的速度不夠快。

關於調整筆記結構,我自己還處於學習選擇適當的標籤分類的階段,所以經常要更改與調整架構,詹表示這的確是一個需要練習的過程,他自己之前每次調整 Notion 的架構也都需要大概一個星期,因此認為一個好的筆記軟體應該要可以讓使用者更方便地調整架構。我個人則是認為一個好的筆記工具,應該要有讓使用者養成理想工作術習慣的功能,以及讓使用者看到之前所未察覺的關聯的功能,雖然聽起來俗爛,但其實就是數位第二大腦、外部化的概念。

我目前簡單嘗試過連結行的筆記軟體之後,認為轉換系統對我來說成本過高,眼前比較好導入的方式是將能公開的筆記都用 HUGO 整理成網頁的形式,過程中可以強迫我思考要怎樣整理之後才看得懂,而不是純粹將資訊複製貼上。HUGO 除了 tags 和 categories 以外也可以用 cross reference 的方式來達成筆記間的連結,因此我可以等到真的有需要的時候再實現連結的視覺化與分析。這也讓我思考起直接實體對實體的 cross reference/backlink,與連結到實體的 feature 系統 (tags 和 categories) 究竟差別有多大,一方面是使用者建立的神經迴路差異,另一方面則是作為 heterogenous network 來看在 graph 性質上的差異。

heterogenous gene network cross species heterogenous genetic network

言論審查

美國總統的推特被社群網路平台限制功能,大家都想不到地球上權力最大的人也有權利受損的一天。加上 facebook 的資訊散佈情況更加惡化,許多台灣人都宣布轉移到 weme。

我覺得最理想的對抗言論審查的方式是賦權給所有人,這個過程可以是階段性的

跳槽到聯邦制的社群網路

從不使用單一營利企業所提供的社群網路開始,可以改用標榜不審查言論的社群網路,例如:gab, rumble. meme, safechat,但其實意義不大,看看最近被大公司終止服務的 Parler (或許過一個月大家就已經忘記這個品牌)。我覺得現階段最理想的方案是改用聯邦制的社群網路,至少註冊的時候就可以確定自己是被同溫層所管理。就算自己的想法不被其他實體 (instance) 的大多數人所接受,使用者依然可以在註冊的實體上發表言論。

賦權:獲得掌控自己本身相關事務的力量

聯邦制的社群網路好處在於只要有一定的技術力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實體,成立想法相近之人的社群聯邦。所以更近一步就是自己架設 Mastadon 系列的服務伺服器,不過當資訊的公開散播能力被限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回到 email 等較為原始、基礎的資訊交換系統了。如果還有必要散播資訊給動態增加與減少的客群,那就用個自己的電子報服務,比如 substack,更下一步是改用保障隱私的 Protonmail。

後記:幾個月後回來看這篇散記,台灣已經被 clubhouse 及其複製品橫掃,面對立即回饋的刺激誘惑,人類還是會選擇犧牲隱私換取精神回饋,clubhouse 之後又是 NFT,瞬息萬變的科技潮流真是難以跟上